党的建设

点燃“党建+”红色引擎,推动非钢主业龙头向高而攀、向新而行

时间:2025-08-27 来源:党群部

作为山钢集团非钢主业龙头,公司党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山钢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,践行《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(试行)》要求,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,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成效。在钢铁行业深度调整、市场持续下滑的背景下,公司党委创新构建“红色引擎”驱动体系,通过“三个融合”创新实践,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、改革发展同频共振、互促共进,交出连创新高的“成绩单”,立起改革突破的“里程碑”,画就共建共享的“同心圆”,用实践证明“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,做强了就是竞争力,做细了就是凝聚力”。

2024年下半年以来,面对上半年安全事故导致停产40天、生产经营指标欠账很大、铁矿石市场震荡下行等严峻局面,公司新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倡树自强不息精神,克难奋进、加压前行,实现归母净利润2.06亿元,完成年度目标111%,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岭特色的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之路,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“把党建做成利润”的金岭实践。

“党委把握方向,支部扎根基层,党员奋勇当先。”公司党委以“党建+项目”为着力点,将重点项目列入党委督办清单,创新实施“揭榜挂帅”“党员责任区”机制,使得党旗在价值创造、生产一线、销售前沿高高飘扬。

党员带头啃“硬骨头”。强化党员作用发挥,开展党员培优工程,打造“四五”党员培优体系,激活红色细胞、释放红色动能,积极开展“扭亏增盈争先锋”主题活动,党员带头签订“军令状”,认领14项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累计创效3860万元。在公司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尾矿处理生产线建设中,铁鹰公司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,加班加点,与时间赛跑,推动项目提前竣工投产。把骨干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培养成骨干。2024年新发展的10名党员中,一线技术能手占比达80%。由党员负责牵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14项,其中《高分段全尾砂胶结充填连续采矿技术研究》项目,被省工信厅列为2024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。

支部建在产业链之上。在组织机构改革中,党委同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。将原有的95个基层机构精简为51个,同时同步调整党支部设置,实现“机构建到哪里,党支部就建到哪里”。针对“购选销”脱节这一难题,公司党委研究推动成立寰宇新材料公司并设立党组织,将采购、生产、销售环节的党员骨干纳入“红色供应链”,做到“客户需求即时响应”,客户回访率达100%。2024年,寰宇新材党总支牵头举办公司首次客户答谢会,与多家钢企、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,真正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飘扬。

机制创新释放活力。党委推行“三位一体”考核,将产量、成本、安全、改革创新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。在经营上,将各生产、经营和服务单元都定位为利润中心,实行划小核算单元管理。在发展方式上,企业发展由生产经营单轮驱动向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转变。2024年,在铁精粉价格比年初预算价格低50元的情况下,通过“党建+成本管控”,采购成本压降205.8万元,选矿回收率提升1.2个百分点;在停产40天的不利影响下,党员突击队带领职工“抢产量、保目标”,实现连续6个月效益创新高,全年铁精粉产量达到120万吨,铜金属603吨、球团矿55万吨,实现营业收入15.45亿元、利润总额2.35亿元。这些实实在在的业绩充分印证了“党建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。”

“改革推进到哪里,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。”公司新领导班子到位以来,根据外部形势变化,结合公司发展实际,进一步优化调整公司发展定位和经营思路,作出了“三个转变”的战略决策。党委通过组织集体学习、召开座谈会、基层一线调研等多措并举统一思想,将“三个转变”写进公司第一次党代会报告,通过“党组织领航、党员担责、支部承办”的方式,推动人力资源变革等深层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。

“红色引擎”推动改革发展。面对资源接续紧张的问题,在集团公司党委坚强领导和集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,公司以精准眼光和决策魄力,经过109轮紧张竞拍,取得大张铁矿探矿权,为百年金岭的资源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,稳定了投资者信心,坚定了干部职工的发展信心。以服务“三个转变”战略、构建“探产选储供销”全产业链为目标,推动基层组织机构实施扁平化、大部室、大车间改革,机关部门由11个精简至8个,优化率达27.27%;各单位基层机构由95个精简至51个,优化率达46.32%。强化减亏治亏,铁鹰公司减亏1996万元,超额完成目标。这一项项成果背后,是党委“把方向”战略定力、支部“攻山头”组织力、党员“冲在前”行动力的集中体现。

“红色担当”推动人事变革。围绕极致提升人事效率,实施全员竞争上岗,针对人力资源变革中的思想波动,党委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强大优势,开展“解放思想破桎梏”大讨论,组织12场形势任务宣讲,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与各单位“一把手”和班子成员、管理人员、普通职工等一对一进行谈心交流,统一改革思想、凝聚改革共识,让广大职工理解变革、支持变革、拥护变革。同时,制定人力资源优化风险评估报告,成立专项工作组,制定应急预案,强化舆情管控。在全员竞争上岗中,公司党委全面建立管理、专业和技能操作三序列晋升通道,广大党员带头主动参与岗位竞聘,中层干部职数由75职精简至50职,精简率33.33%,45岁以下中层干部所占比例从52%提升至73.5%;机关部门由108人精简至72人,优化率33.33%。这些成果,正是“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”的生动实践。

“红色屏障”强化风险防控。坚持党管安全,公司党委组织开展安全警示周、全员“大反思、大讨论”等活动,举一反三彻底查摆安全隐患,夯实安全管理基础,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0余次,22400余人次参加安全培训,开展应急演练360余次,打造28个精益管理“样板区”,“党员责任区”实现零事故。在制度建设方面,党委主导修订完善“三会”议事规则、清单,有力支持董事会、经理层发挥作用。构建“制度树”模型,涵盖制度270个,将“三重一大”决策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,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。强化合同审查、管理,避免了经济损失,重大风险事件零发生,充分彰显了公司党委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”的作用。

“与职工坐在一条板凳上”,将党建工作做到了职工的心坎上,让“自强不息”的企业精神成为全体职工的共同信仰。


以“实事清单”温暖人心。公司党委建立落实“我为职工办实事”长效机制,实施“暖心工程”:升级职工餐厅、开办暑期托管班、增加驻疆职工休假次数、组织劳模疗休养、发放生日蛋糕券、加大困难帮扶救助力度,职工平均年收入同比增长5.5%……一件件“走心实事”搭起职工与企业的“连心桥”,职工满意度达100%。全年职工提出的127条合理化建议,98%转化为改革举措。在“效益创新高”专项奖励中,一线职工占比超60%,真正实现“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”。

以“奋斗故事”凝聚人心。党委打造“金岭之家”融媒体平台,开设“党员先锋岗”“改革进行时”等专栏,全年推送321期,同比增长103%,凝聚了强大的奋进力量。围绕“扭亏增盈争先锋,归母为正强担当”党员主题教育系列活动,积极开展“发现榜样”“我和我的支部”等系列宣传活动,挖掘出公司生产一线的一系列先进典型,分批组织党员到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开展党性教育,开展“铁鹰奖”评选,在公司上下形成“人人争做先锋”的生动局面。2024年,公司8个党支部被山钢集团党委评为“五星级党支部”,6个党支部入选淄博市国资系统“百强过硬党支部”,2个党支部被淄博市国资委授予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,公司一线职工刘冰晨被评为淄博市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以“文化符号”浸润人心。公司党委深度挖掘企业优秀文化,拍摄宣传片,让职工们深刻感受到企业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。举办首届新春职工文艺晚会、职工运动会、书画展等文体活动,丰富职工文化生活。建设“灯塔书屋”,在矿井巷道建设百米文化长廊,打造职工身边的“精神氧吧”。公司党委大力倡导和培育狼性文化,发扬海燕不惧风雨、勇于挑战的精神,激励公司上下在竞争中勇往直前、积极进取,让“自强不息”的企业精神扎根于每一位职工的心中,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与追求,为公司改革发展凝聚力量。

2024年,公司用一份亮眼答卷证明,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,不是简单的“物理叠加”,而是深刻的“化学反应”,不是简单的“体外循环”,而是内嵌于企业价值链的“红色引擎”。2025年,站在“十四五”收官的关键节点,公司将在山钢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“1235”战略为引领,继续深化“党建+”,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成效,续写“把党建做成利润”的新篇章。






鲁ICP备2023051196号